高效氣相色譜儀的不分流進樣并不是絕對不分流,而是分流與不分流相結合。不分流進樣的操作參數有進樣口溫度、載氣流速、進樣量、進樣速度、溶劑和柱溫等。
一、進樣口溫度:
進樣口溫度可以比分流進樣時稍低些,因為不分流進樣時樣品在氣化室的滯留時間長,氣化速度稍慢些不會影響分離結果。進樣口溫度的底限是能保證待測組分在瞬間不分流時完全氣化,否則過低的進樣口溫度會造成高沸點組分的損失,影響分析靈敏度和重現性。當然,過高的進樣口溫度會造成樣品分解。因此要根據樣品的具體情況優(yōu)化進樣口溫度。當改變進樣口溫度后,必須重新優(yōu)化設置瞬間不分流時間。
二、載氣流速:
從減小初始譜帶寬度的角度考慮,不分流進樣的載氣流速應高些,其上限應以保證分離度為準。分流出口的流量(開啟分流閥后)一般為30~60mL/min。只要開啟分流閥的時間設置正確,分流出口的流量在此范圍內變化對分析結果的影響很小。
三、進樣量和進樣速度:
進樣量一般不超過2μL。進樣量大時應選用容積大的襯管。
進樣速度應快些,建議用自動進樣器進樣。若采用手動進樣,進樣速度的重現性會影響分析結果。
四、溶劑:
不分流進樣對溶劑的要求比較嚴格。
1、進樣口溫度、初始柱溫、瞬間不分流時間和進樣體積都與溶劑沸點有關。一般來說,使用高沸點溶劑比低沸點溶劑有利,因為溶劑沸點高時容易實現溶劑聚焦,且可使用較高的初始柱溫,還可降低進樣器針尖歧視和氣化室壓力的突變。
2、溶劑極性一定要與樣品極性相匹配,保證溶劑在所有被測樣品組分之前出峰,否則早流出的組分峰會被溶劑的大峰掩蓋。同時溶劑要與固定相匹配,才能實現有效的溶劑聚焦。
五、柱溫:
初始柱溫盡可能低些,建議低于溶劑沸點10~20℃。
高效氣相色譜儀故障種類有氣路部分故障、主機電路部分故障、檢測器輸出信號不正常和其它故障。
基礎:
輸入與輸出:
通常儀器的每個部分、部件甚至零件都有它的輸入和輸出。
輸入一般指該部分正常工作的前提,輸出一般指該部分所起的作用或功能。
例如FID放大器。
它的輸入是FID檢測器通過信號線傳送過來的微電流信號、放大器的工作電源、放大器的調零電位器,它的輸出是經過放大并送到二次儀表的電信號。
判別FID放大器是否工作正常的方法:
1、如果輸入正常而輸出不正常,則放大器故障。
2、如果輸入輸出均正常,則放大器正常。
3、如果輸入不正常,則放大器是否正常無法判定。
收集與積累:
積極收集、認真記錄、不斷積累儀器各個部分工作正常與否的各種判別方法,并了解、熟悉、掌握、牢記這些故障判別方法。
高效氣相色譜儀分析的樣品是在襯管內氣化為氣體,襯管是進樣系統的中心元件。
一、襯管去活:
襯管內壁存在的活性基團會吸附樣品組分,引起峰拖尾,降低靈敏度和重現性。去活是在襯管的玻璃表面上用去活劑覆蓋或用去活劑與活性基團發(fā)生化學反應使其表面失去活性。在應用過程中去活的襯管也可能再現活性,這時應更換襯管。
襯管可用清洗方式進行處理,除去微粒或用溶劑沖洗揮發(fā)性組分。但找一個清潔處理方法是不容易的,有些溶劑可去掉活化層,但一些工具又會在玻璃襯管表面劃出痕跡,導致不必要的活化。
二、襯管錐形口的作用:
1、底部不錐形的襯管是為了把樣品聚集在柱上。
2、底部為錐形的襯管可減少樣品與金屬部件的接觸。
3、頂部為錐形的襯管可減少樣品的返沖。
三、玻璃棉的作用:
許多襯管用去活的玻璃棉填充在襯管的中間位置。
1、提供更多的表面積,使樣品完全揮發(fā),減少熱量不均衡。
2、捕集隔墊碎片和不揮發(fā)組分。
3、擦去進樣器針頭上的樣品,防止樣品殘留在隔墊上。
四、襯管使用不當,可能會出現下列現象:
1、峰形變壞。
2、溶質歧視。
3、分析重現性差。
4、樣品分解。
5、出現鬼峰。
五、襯管與色譜柱的連接:
色譜柱應正確安裝在進樣口處,色譜柱入口端應插入襯管錐口一半的距離,即色譜柱穿過密封墊露出約6mm。
下一篇:恒溫水浴的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項